
夏季休假玩水-“饮酒最危险”
- 2013~2017年夏季,在国立公园发生的全体6起溺水身亡事故中,5起事故(83%)是由于酒后玩水而引起的
- 必须遵守做准备运动及穿着救生衣等安全守则
经分析显示,在最近5年(2013年~2017年)的夏季(7月~8月)休假期间,国立公园发生的6起溺水身亡事故中,5起(83%)是由于酒后玩水而引起的。
通常情况下,饮酒可会引发心跳加快,血管扩张。若此时进入冷水中,其血管会急剧收缩,进而增加心脏负担,导致心脏麻痹。
为 确保夏季玩水安全,不仅要禁酒,而且必须遵守做前期准备运动及基本安全守则。
国立公园内的溪谷水温低,其水深也无法准确预知。而且有些区段还会发生漩涡现象,因此应在溪谷边缘进行玩水。
在海边(海水浴场),应提前确认有关潮池、离岸流、海水岔路等危险因素的信息。
另外,在夏季,由于受山地地形的影响,可能会发生突降暴雨或雷雨现象,因此应密切关注气象状况。若遇有暴雨预警等特别气象预报,应立即停止玩水,并积极遵从相关管制措施。
为了预防夏季玩水安全事故,我们国立公园管理公团将泰安海岸等全国21家国立公园的173处主要溪谷和海边选定为重点管理对象,并对其进行集中管理。
在重点管理对象地区,我们将于安全事故薄弱时间段-下午时间集中安排巡逻人力,同时配备入水控制网、安全线、救生圈等救护装备,备齐有关游客管制及安全守则宣传品,供游客参考。
以下为夏季玩水十大安全守则,敬请熟知守则内容,并度过安全快乐的夏季休假。
夏季玩水十大安全守则
- 为了预防手脚等部位发生痉挛,游泳之前,须做好准备运动,并穿好救生衣。
- 初次入水时,应从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开始(腿、胳膊、脸部、胸部等顺序)用水弄湿后方可入水。
- 游泳时,若身上起鸡皮疙瘩,皮肤拉紧,则应裹好身子保持暖和状态并进行休息。
※ 此时,可会出现腿部抽筋或肌肉痉挛现象,非常危险,须特别注意。
- 由于水深不均,如遇突然变深的地方尤其危险。
- 若无救护经验,在安全救护之前,请勿盲目进行营救。
- 若发现有人溺水,应向周边呼叫(立即向119报警)。若对营救没有 把握,请勿贸然跳进水中。
- 即使对游泳水平很有信心,也应尽量利用周边的物件(救生衣塑料泡沫、长杆等)进行安全抢救。
- 若健康状态不佳或特别饥饿,或者用餐后,请勿下水游泳。
- 请勿对自己的游泳水平过于自信而做出过分行为。
- 请勿长时间持续游泳,且勿在湖水或江水中独自游泳。